“信息化”能提高建筑业管理水平吗?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
学员12106058
2019-08-15 10:26
170人浏览

从“智慧耕地”解开信息化突破之道

一、建筑行业信息化现状

软件用不起来、无效果,不能有效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市面上缺乏符合实际管理的软件产品。

部分软件产品功能粗糙,用户体验较差,甚至要求削足适履。既适用于实际业务需要,又满足企业管理的软件寥若晨星。(见图1)

1.gif

图1:一艘能过河的“船”

二、建筑行业信息化难原因分析

目前,部分企业信息化主要改造了工具部分,原动力(牛)的问题未根本解决,仅研究工具改进的方法,而未深入研究原动力(牛)的问题,导致信息化效果不理想。(见图2)

1.gif

图2:“智慧”耕地

我们可以提一个大胆的疑问,信息化真的可以提高建筑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吗?

信息化目标一般基于信息化战略或顶层设计设立,信息化人员分解信息化目标,制定具体措施、手段,落实信息化具体工作。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基于答案是肯定的而开展的。然而,实际应用效果不明显,企业信息化大多是在打造良好的“工具”上下了大功夫,但并没有在信息化主体上充分的改进。

软件公司着力打造功能更强大、更智能的软件产品。但好产品不一定能够适用于企业管理,不一定能成为企业变革的助推器,况且产品也不是那么完善。若管理逐步向现实及软件产品妥协,最终会导致信息化失败。信息化若缺乏更高的视野、全局思维和总体规划,容易导致工作偏离方向,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

(一)企业管理方面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信息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表面上看建筑业拥有了信息化华丽的外表,实际上只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加上一些信息化元素(新瓶装旧酒)。管理核心人的问题,未得到充分解决。存在问题包括:

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未随信息化建设得到明显提高,管理两张皮,管理制度与信息化业务不匹配现象仍然存在;

组织层级未随信息化的深入而逐步扁平化,信息化效果打折扣;

过度精细化导致产生大量无用数据,未对收集数据进行加工、利用,导致数据收集资源浪费;

信息化人才匮乏,制约信息化发展;

投入产出比较低,信息化投入未得到有效的规划、控制,影响企业利润。

(二)软件产品方面

软件产品基于“管理能通过信息化解决”的假设开发。实践表明,以现有的信息化管理方案改造建筑业管理,成功率较低。主要原因包括:

功能设计过于理想化,柔性不足,开发者缺乏一线实际管理经验,对需求缺乏深入分析,不能完全理解业务需求,复杂度考虑不足;

部分软件功能不健全,只完成了整个业务链条中的部分功能,不能完全代替线下工作;

数据分析挖掘能力不足,数据分析停留在数学运算层面,难以实现数据增值和再利用;

信息孤岛,系统间集成难问题突出。

三、建筑业信息化突破之道

在低维度的精益求精,最多是无限接近该维度的极限,难有质的突破!当视野局限在低纬度时,则不可能达到更高的纬度。(见表1)

表1:不同维度动力源效率示意图

2019-08-15_102423.gif

(一)信息化突破思路

1.改良工具

通过改良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具质量和工作效率。当工具接近其物理极限时,再追求更进一步,投入产出比会越来越低,此时就要考虑工具升级。

办公工具从“笔和纸”改良为“办公软件”,提高了文字录入、复制和信息传输效率;把“办公软件”改良为“OA系统”,增强了工作协同能力。若仅研究如何提高纸、笔的质量,则难以有速度、效率上质的提升。

若信息化仅在非关键因素或细枝末节上精益求精,而不想方设法解决原动力问题和主要矛盾,过度使用工具,不断为控制加码,增加额外负担,反而会降低整体效率,违背信息化的“初心”。因此,不能仅在低纬度思考解决问题之道。

2.改良原动力

现在很多企业搞信息化,都是先从改良工具着手,使用了众多先进技术,诸如商业智能(BI)、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AI)等,甚至把所有新技术全部用上,并用到了“极致”,努力实现数据全方位挖掘、多维度分析。但是,仅从改良工具方面做工作效果甚微。究其原因,工具的大量使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的管理问题,甚至太依赖于工具让人产生惰性心理。人的问题不解决,信息化容易成为空中楼阁,难以为继。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不过度追求细枝末节的精益求精,才是正解。

企业变革关键在于解决人的问题,管理问题还需企业自己解决。一方面,通过机器代替人的部分重复性工作,工具易于控制,便于管理,不会有情绪,速度快、准确度高,不会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推诿、扯皮等现象;另一方面,通过组织、管理变革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规范和约束促成合力,通过培训增强团队整体素质。

3.原动力和工具相互促进,螺旋上升

一头牛一天平均犁3亩地,加班加点一天最多10亩。拖拉机一天可以耕地百亩以上,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如果我们的视野和精力仅在研究如何改良犁,如何充分发挥牛的力量,而不去积极追求更高维度的突破,那么只能局限在每天10亩的量级,永远不会达到目前最快拖拉机每天800亩的效率。

人可以改造工具,工具的改良反过来也会对人的素质及认知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办公软件”的出现,要求人具备电子文档编辑、处理能力。随着社会对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或软件公司逐渐探索更高效的产品,OA系统应运而生。OA系统的产生极大的促进了办公效率。

为充分发挥OA系统效能,人需转变工作和思维方式,适应OA协同办公需要。一方面,人思维方式随着工具的改进而变化;另一方面,人又会对工具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与工具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螺旋上升,最终实现质的突破,这才是正道。(见图3)

微信图片_20190815102539.gif

图3:工具迭代示意图

(二)信息化突破经验及建议

面对现状要跳出小格局,用更高的视角,更高的维度来决策前进的方向。格局大了,维度高了,原来的问题可能就微不足道了。我们在改良工具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改进管理,提高人的素质,让信息化解决更多的问题,借助信息化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1.加强组织保障

组织是达成目标的重要保障。信息化建设必须注重组织建设。只有把信息化组织工作做好,基础夯实,信息化建设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信息化稳步、持续推进。建议公司成立“企业改革与信息化委员会”,让企业内部流程更加科学、高效,规避制度执行风险。通过改良体制、机制,加强管理等措施,让员工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趋于一致,激发员工潜力,具备良好的执行力,让组织保持良好的战斗力。

组织战斗力强了,即使工具稍差一点也不会有太大关系。如果组织不行,工具再好也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设立不同层级的信息化联络员,及时收集信息化需求,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汇聚全公司信息化人才的力量,形成信息化合力,推动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化维度提高。

2.加强信息化领航者的培养

要让信息化真正服务建筑业,不受行业束缚,不被科技公司绑架,就要结合建筑业现状,以“明白人”的经验改造工具,以适应实际管理需要。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低关键在于人,企业信息化的领航者必须是“明白人”。优秀的领航者重视信息化规划,重视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多维度推进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企业战略决策融合,提高信息化的效果,提升信息化高度,让信息化从点向面,横向纵向、全方位、立体化有序拓展。

若信息化领航者缺乏更高的视野、全局思维和总体规划,容易导致企业信息化方向跑偏,以其思路建设的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起到提高管理水平的效果。信息化领航者应主动学习行业新动态,新技术的发展,敏锐捕捉信息化新机遇。

3.企业随信息化的深入而调整

信息化软件产品是企业管理的工具和手段,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也会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岗位设置产生影响。信息化前,领导干部民主测评工作是让人力部门头疼的事,分数核算工作量大,往往需要几个人加班加点算几周时间。信息化后,民主测评结果在打分完成后瞬间生成,极大的减轻了核算工作量。

信息化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民主测评岗也不需要安排那么多人了。随着“营改增”系统的实施,企业完全有条件实现“财务共享中心”,分支机构的财务人员可以集中到总部办公,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而产生组织的变革。在不远的将来财务机器人出现后,财务人员可以腾出时间做更有价值的财务、税务策划等工作。

4.引入外部资源赋能信息化建设

借助企业外部智慧、力量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带动行业信息化发展。一方面,可以向咨询机构、行业专家、优秀企业学习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在信息化道路上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加强和软件公司合作,建筑企业更清楚实际管理业务,软件公司具备开发技术,通过深度合作,深入分析、挖掘业务需求,经过产品反复迭代,共同开发出更适合于企业的实用、好用的软件产品。

5.加强用户参与,加强培训工作

让一线用户参与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来,加强与一线用户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实际业务需求,操作难易程度,打消用户的抵触心理及操作方面的障碍,让用户掌握软件操作,提升工作技能,转变传统管理思想,适应信息化管理需要。

信息系统上线前,积极宣传信息化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让用户对信息系统充满期待。信息化上线后加强操作培训。建立信息系统问题反馈处理机制,及时处理软件问题,必要时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新的管理需要。经过几轮产品迭代,最终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积极探索产品质的突破,为工具“升维”。

6.强化激励机制与信息化氛围培育

建立激励体制、机制,鼓励创新。鼓励通过信息化解决实际管理问题,鼓励提出合理的需求,鼓励提出优化的建议,鼓励引入适合企业管理的产品。通过“信息化之星”评选等活动,发现信息化人才,树立信息化建设标兵,带动企业信息化梯队建设。奖励为企业信息化做出杰出贡献,通过信息化推动管理变革或促进管理“升维”,获取软件著作权,获得技术专利等人才。通过激励机制,形成信息化良好氛围,通过信息化引领企业管理变革和效能的质变。

四、结语

在农民工数量不断减少,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建筑业不断转型升级,从过去工地劳动密集型向产业化、工业化的方式转变,这进一步为建筑业“质变”创造了有利条件。装配式建筑在建设周期、产品质量、节能环保、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装配式建筑将会是建筑业一次质变。

信息技术正在逐步引领社会生产力新变革。信息化的使命是引领企业快速发展,我们要把握信息化对管理赋能的作用,依靠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提质增效,让信息化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并寻求质的突破。我们要深入探究信息化的重大战略意义,以信息化驱动企业管理变革,向管理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信息化永远在路上,信息化大有可为!


更多资讯,详情关注:https://www.toujian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