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建政研会员年会在京举行
王伟
2019-08-23 16:51
236人浏览

2018年12月6日-8日,由中国第一批新型民间智库,投资建设领域综合服务运营商,行业生态圈构建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中建政研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培训中心、吉林市建筑业协会、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管理分会等近50家行业组织与建筑业协会协办的“第五届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建政研会员年会”在北京九华山庄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传承·创新·共筑产业生态——第五届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建政研会员年会在京举行

1.jpg

为帮助建筑行业厘清未来发展趋势,探寻行业转型的新机遇,重构产业价值链,引领新生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2018年12月6日-8日,由中国第一批新型民间智库,投资建设领域综合服务运营商,行业生态圈构建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中建政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政研集团”)主办,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培训中心、吉林市建筑业协会、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管理分会等近50家行业组织与建筑业协会协办的“第五届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建政研会员年会”在北京九华山庄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论坛同时得到了中国投资协会大中型企业投资专业委员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本届论坛以“传承·创新·共筑产业生态”为主题,吸引和汇集了长期以来关心与支持我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政商学研界千余位代表共襄盛会。主论坛之“宏观篇”、“行业篇”、“实战篇”绽放异彩,两场专题闭门会议热度不分伯仲,三个分论坛精彩纷呈;老领导、老客户、老朋友再度聚首,新机遇、新思维、新观点碰撞交融;宏观与微观互为补充,论道与实战相辅相成;项目推介、合作签约交相辉映,这些共同构筑了研讨建筑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鸿篇巨制。

论坛期间,中建政研集团正式发起“中国建筑企业家联盟(名称拟定)”。联盟旨在打造行业社群,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搭建沟通桥梁,向行业发声,加强同业互信,提高行业的整体经营能力和专业水平,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维护行业利益。此次倡议得到了上百家参会建企的认同并现场签署。

一、把脉宏观经济

2.jpg

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总工程师,中建政研商学院名誉院长姚兵先生致辞

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总工程师,中建政研商学院名誉院长姚兵致开幕辞。新时代的建筑业一定要有新举措、新作为,建筑企业要牢牢把握“贵在创新、重在项目”两大课题。他展望,建筑业紧随时代步伐锐意创新,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实体经济与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开拓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3.jpg

中建政研集团董事长、财政部PPP专家库成员、建筑法修订课题组成员梁舰董事长致开幕辞

面对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环境,中建政研集团董事长、财政部PPP专家库成员、建筑法修订课题组成员梁舰梳理了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四个全面、五个统筹,实际上是国家完成了一次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在内的转变。唯有快速调整战略规划,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才能走出寒冬。“戊戌年,变革年,强筋骨、瘦身体、高筑墙、广积粮。”梁舰对行业和企业提出这样的建议。

中建政研商学院执行副院长赵静宇主编的《建筑业上市公司2008-2017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权威发布。该报告摘选了69家建筑上市公司的年报,抓取了95家建筑上市公司2007-2017的三大财务报表,获得每个企业每年30个评价指标,将企业综合实力用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创现能力来衡量,为提升管理效益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综合计划财务司原司长、现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统计核算委员会首席专家秦玉文,围绕营改增的热点问题,使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对建筑业营改增税负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建筑业营改增总体平稳,整体上实现了税负不增加或略有降低的初衷”的结论。事实证明,营改增利国利民、科学合理,不仅给企业“减负”,保持国家财政税收的继续增长,而且推动着建筑业加快向以工厂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生产方式的转变。

12月6日晚举行的建筑业企业家闭门会议,汇聚央企、国企和民企的高层领导,聆听建筑之声,为中建政研集团智库平台建言献策奠定了民间基础。12月8日举行的建设工程领域法律闭门会议上,中建政研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袁华之对民法典建设工程合同章立法进行了深入研讨,一位知名法律人士阐释了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二的五大问题,中建政研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委会委员、工程总承包业务部主任韩如波就工程总承包立法规范进行了详细讲解。会议由北京诺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申德海主持,北京诺德律师事务所主任、财政部PPP法律专家、北京市法学会不动产法研究会理事姚海林针对相关问题发表了看法。

二、论道行业转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原司长、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吴慧娟对建筑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建筑业改革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17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达10.5%,今年上半年为10.4%。2017年,建筑业总产值21.39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建筑业增加值5.568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3%,占国家GDP比重6.73%。建筑业建造能力不断提升,企业、人员依然庞大,市场重心发生转变。

然而,中国建筑业大而不强,行业发展方式粗放,项目组织和生产方式落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在建筑市场方面,政府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放管服”不到位,市场配套机制进展缓慢,市场信用缺失。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发展正在成为过去式,传统的建筑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建筑市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来,建筑业将完善相关招标投标制度,企业负担将进一步减轻,政府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体系信用建设将继续强化,市场组织模式责任主体与层面更为明晰,建筑生产建造方式发生变革。关于建筑市场准入优化从简,吴慧娟副会长认为,未来将取消不合理准入条件,打破各地区与行业对企业设置的壁垒,新的资质资格认定将不再设立。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设置将进一步简化,招标代理、工程咨询等资质将被取消,劳务资质审批等也将取消。她指出,应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有序发展个人执业事务所,推动建立个人执业保险制度。

4.jpg

预判未来,建筑业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推行工程总承包,促进设计施工深度融合,由分割管理转向集成化管理。“把设计图、施工图由施工单位来做,这是一个趋势。”中建政研会员单位、元博圣德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鲲鹏建设集团董事长毛晨阳在论坛上也进行了同样的判断。国家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建政研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君立足工程总承包(EPC)的概念,指出工程总承包正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新起点,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完全可能实现新的跨越。工程总承包的核心是效率,效率作为理念、行为与结果的集成,在整个工程总承包的过程中占重要地位,信用与能力是工程总承包效率的源泉。

市场主力两头发展,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大量专业企业做专做精做细做实。这与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戴军在圆桌会议上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做好项目运营,秉承工匠精神,在细分领域做强做精,做强做优,不要羡慕别人。”而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则以事实证明了这一点。集泰股份董事邹珍美分享了公司深耕细分领域,在市场的狭小缝隙中做到中小板上市的发展历程。

深入推动绿色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实现绿色建造,推动产业现代化。广东省钢结构协会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土木系教授王仕统就实现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业产业化这一点发表了演讲。他指出我国高层混合结构严重违背我国现行结构设计规范的高度限值,设计水平不高,钢的用量大,存在有限性。过于追求高(度)、大(跨)、怪(异)的建筑结构,忽视科学性(力学性、美观性),这与绿色理念相佐。我国钢结构设计笨重,需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钢结构,轻量化设计,实现装配式结构。

中建政研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市不动产法研究会副会长袁华之分析了中国建筑业法律服务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低价和短工期竞争去获取国际工程总承包市场份额,如果不能严格履行合同,最终很容易落入工程赔本、品牌受损、人财两空的陷阱。袁华之提醒建筑施工企业,应在项目前期对合同中相关变更、索赔事由、承包方各项权利进行明确约定,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变更和索赔机会,应及时抓住。

三、共话企业实战

作为企业家,对于环境的研究和判断是永恒的主题。先知先觉的人创造变化,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后知后觉的人害怕变化,拒绝变化,受害于变化。

中天建设集团副总裁蒋金生支招变革企业技术架构,提升技术创新水平首先需要成立管理中心,进行借鉴、改进、集成创新,形成两提两减的管理和技术的专家系统。

北京中研绿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旭发表了主题为“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的演讲。作为一家集建筑模板、木方、钢加固体系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中研绿建依托再生循环技术创立“清水模架体系”,掀起了一场建筑的绿色革命。

毛晨阳坦言,中小施工企业在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转型思路有三:第一,差异化——你跟别人不一样;第二,总成本领先——品质功能相同,你的总成本更低;第三,专一化、窄域化——聚焦于缝隙市场。

由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总经理杨贺龙主持的圆桌会议之“论道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在“如何看待国企、央企和中小民营企业的竞争方式和日趋两极分化的状态”的讨论中拉开帷幕。与会嘉宾还就“环保执法趋严导致建筑材料的涨价问题如何解决”、“建筑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挑战”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发言。中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少颖对转型和升级的解释一语中的:转型即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换;升级则一定要与政府合作,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之路。中建政研商学院第二届总裁班班长、江苏东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印卫东认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介绍了公司与境外民营企业投资者合作的案例。

5.jpg

四、集智稳度寒冬

在“投资类(PPP)项目运作、盈利及风险应对”分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谈到了PPP走势,对如何提高PPP项目的可融资性提出了建议。他指出,专业是社会资本方信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地方政府合规合法增信的做法应明确政府的责任和权利,主要包括:做好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履行好政府的支付责任、做好项目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必要时分担项目部分风险。

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山西分中心总经理、北京诺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继萍和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大项目中心副总经理李艳艳、霍晓亮分别指出,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背景下,PPP绩效考核结果是政府付费的重要依据,在运营阶段应切实做好PPP绩效考核评价,从客观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公平合理开展评价工作。

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张胜谈及SPV的挑战及趋势时说,SPV是项目的主体、合作的平台、风险隔离的工具和资本运作的载体。面对SPV当前挑战,要站在企业和项目的全局进行系统考量,改善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机制。

在“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市场拓展模式及降本增效”分论坛上,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总经理杨贺龙对建筑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要点予以解析。他提出,央企、国企和中小民营企业正在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境地,资源导向的优胜劣汰形势快速形成,五年前的一轮“转型升级”仍然只是作为一种念想存在。对于未来3-5年,建筑企业必须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认真对待PPP,立足政府投资项目,重点关注与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合作,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作。

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建筑业咨询事业部总经理赵晓宁谈及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市场策略升级和运营模式转型说,建筑施工业务作为盈利的基础,是现金流业务;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等融资业务和房地产开发业务与建筑施工业务紧密协同,加快公司的国际化和多元化。

中建政研会员单位、洛阳市政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寒表示,如果认准趋势,坚持很重要。充分竞争的行业未必没有机会,关键是能否聚合优质资源,走高端营销之路,不能仅在先发者后面追,而是要找到一条新路,实现弯道超车。

在“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分论坛上,北京海方格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内规划咨询实战专家、特色小镇策划专家刘明海指出,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产业兴旺的必要保证措施。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博士、中国农村研究院技术扩散与现代农村发展项目负责人刘磊认为,小面积的特色小镇需要完备的要素来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它在面积上区别于行政建制镇,形态上区别于产业园区;达到了一定规模的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的行政建制镇则要注意注重产业的鲜明特色。

北京海方格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项目总监、特色小镇策划申报专家、产业规划专家雷斌指出,田园综合体经济技术原理,就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运营。

三场分论坛座无虚席,高潮迭起,开创了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论坛的新局面。

论坛期间,中建政研集团正式发起“中国建筑企业家联盟”。中建政研集团董事长、财政部PPP专家库成员、建筑法修订课题组成员梁舰指出,建筑企业联盟的性质是纯公益、不收费。与此同时,即使纯“公益”,也有“功利”,需要“功力”。所谓功利,中建政研集团深耕建筑领域十四载,对行业有难以割舍的情结。建筑行业的企业生而多艰,联盟将会成为传递行业声音、实现抱团取暖的平台。强化自身建设,服务行业与区域发展,为企业保驾护航既是中建政研的一以贯之的理念,也是发起联盟的保障。

会员和总裁班学员单位签约仪式,项目推介和洽谈合作等丰富的活动亦同期举行。中建政研商学院第一届总裁班班长、吉林市第一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军在分享环节指出,作为地方民营企业,为了积极应对行业内的变化、寻求属于自己的蓝海、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公司同中建政研集团展开了深度合作,苦练内功,更好地适应建筑市场的改革发展。

如果说“建设新型智库”是一种组织的情怀和个人的情结,那么“成为行业领先的综合服务运营商”则是一个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而“构建行业生态圈”则是一种“跳出圈子看发展”的不懈追求。2019年,中建政研集团愿与建筑企业携手,视荆棘如坦途,走好转型升级之路。让我们坚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工匠精神,传承优秀经验,创新发展模式,共筑产业生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抱团发展、实现共生、互生、重生!


更多资讯,详情关注:https://www.toujian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