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人事调整,传达了中国铁建怎样的用人导向?
张景利
2019-09-23 10:21
264人浏览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铁建党委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引发系统内部强烈反响。这些调整并不复杂,明眼人一看便知,谁该上、谁该下,谁该腾位置、谁该换地方,其实大家早就心中有数,只不过可能没想到中国铁建党委这么迅速、如此坚决。

其实,中国铁建党委就是想通过这一系列人事调整,传达出清晰的选人信号和用人导向:无忠不用,无德不举,无绩不考,无坚不任,无才不选。如何理解?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1

无忠不用,政治标准是硬标尺

中国铁建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选用的干部必须以国为荣,爱党爱国,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对企业忠诚。

无论是何方“大神”、拥有何等“法术”,在讲政治这个“硬杠杠”上出了问题,就不可能成为中国铁建需要的人。

有的干部巧立名目成立下属机构,只为给亲属安排工作,俨然把国有资产当自家箱底。有的干部履新后,对原单位的事项插手干预、指手画脚,违反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有的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拿着企业的薪资待遇,背地里却干着对不起企业的营生。还有的干部丧失理想信念,台上讲的一套一套,台下却用尽气力“胳膊肘往外拐”。

如此种种,是典型的对党对企业不忠诚不老实,必须坚决剔除出中国铁建的干部队伍。

政治上过硬的干部,一定与带污点的政治生态水火不容。中国铁建大桥局集团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树海,刚来就带队展开密集调研,提出的问题刀刀见血、拳拳到肉,连连追问让很多人脸红冒汗。他追求的就是摸清真实家底,挖出吞噬效益的企业蛀虫。在他看来,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对党、对企业的忠诚转化为四个“个人定位”:腐败分子的扳手、项目管理的能手、企业改革的先手、创新树誉的推手。

当前,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到了最艰巨的攻坚阶段,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重大斗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始终处于斗争的前沿,面临的问题极为复杂。

这样的形势下,政治水平仅停留在及格是不行的,政治立场出现丝毫的动摇也是不行的。这就要求中国铁建选用的干部一定是能够保持政治定力、掌握斗争能力、防范政治风险,对党和企业忠诚的人,一定是讲政治的企业家和管企业的政治家。


2

无德不举,良好品行是大前提

“德”是底线,是最低标准,也是一票否决项。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学习、锻炼加以弥补,但“德”上的缺陷,却是什么都弥补不了的。以德为先,是中国铁建党委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

无数事实反复证明,领导干部的“德”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凌汉东到任以来,把责任扛在肩上,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品质上铁院”大讨论,刀刃向内,找出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以“真看病、开真药、真为企业负责”的态度,团结班子踏踏实实干事业,赢得了这个知识密集型企业广大基层干部职工的尊重。

反观有的干部,为达目的不走正道、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尽耍“小聪明”,总搞“小动作”,一点一点蚕食企业赖以为生的信誉根基。有的干部为小事情上这个会那个会,“三重一大”上却搞独断专行,有了好处往自己腰包里装,出了问题迅速甩锅。有的干部到新单位任职后,不细心把脉问诊,不出真招实招,反倒对新单位极尽贬损,仿佛这个单位是“别人家”的单位。有的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岗不谋其职,对自己分管的业务不上心、不尽力……从近期调整下去的干部来看,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德”的缺位。

中国铁建党委选用的干部,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一定要认同并践行新时代中国铁建文化,履职尽责,维护企业良好形象,树立个人良好声誉。


3

无绩不考,干出实绩是真本事

1.jpg

上图是中国铁建官方微信的一条后台留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圈子盛行”“论资排辈”等不良文化影响下的企业现状。长此以往,多少基层员工将丧失信心,企业发展、人才成长更会沦为空谈。

问题不由人,时间不等人。中国铁建头顶“世界500强”的光环,但一点也禁不起虚耗空转,我们还远没到可以喘口气、歇歇脚的时候。企业到底强不强,需要广大干部以企为家,奋力实干,用实绩说话。

中铁十一局集团现任总经理陈志明,此前在多个工程公司担任主管领导,始终坚持“要做就做最好”的人生信条,把握市场风云,工作勇争一流,这几家公司全部进入中国铁建工程公司20强。

中铁十六局集团原副总经理黄昌富,在负责该集团京津冀区域时,通过扎实工作扭转了经营低迷局面,连续三年进入股份公司区域20强;交流到中铁十五局集团后,对经营机制完善优化,理顺各级单位职能,为经营规模提速奠定了基础,不久前被任命为中铁十五局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干部要实干,中国铁建党委选拔考察干部也更加务实,寻找实干家,不从总结材料里看,不从工作汇报中听,多走施工一线,多听员工心声。“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注重基层和实践的导向,为实干者撑腰,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等奇谈怪论的有力反击。

行业的脉搏把准了没有?效益流失的漏洞堵上了没有?员工薪资和休假落实了没有?过去干了什么?又干成了什么?这一个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反映干部能力水平的生动业绩,是选人用人的主要参考项,绝不把整天无所事事、迎合领导、溜须拍马、搞关系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


4

无坚不任,勇于担当是首选项

2.jpg

日前,男篮世界杯在京落幕,中国男篮折戟小组赛,面对记者“谁该担责”的追问,篮协主席姚明一个“我”字斩钉截铁。2017年,在国家队接连输球、国内联赛问题不断之时,姚明毅然出任篮协主席,开始大刀阔斧改革。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职位是个“大坑”,不好干且招骂,可姚明还是义无反顾跳了下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有员工感慨,若中国铁建都是姚明这样敢担当的干部,都是李云龙式能攻坚的干部,何愁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容易者”向来不解“攻坚者”的不易,但也正是那些“攻坚者”在书写历史。

寻常环境下业绩斐然的干部固然要提拔,重点工程、重要改革、突发事件、急难险重、边远艰苦更是优秀人才的试金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中国铁建从铁道兵时期就传承下来的最优秀的基因。无论是大漠戈壁、高原雪山的艰苦,还是亏损单位、改革前沿的艰巨,总有“攻坚者”逆风而上。

中铁十四局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挺军上任时,全集团潜亏严重,他和时任总经理吴言坤密切配合,带领企业治理亏损,转型发展,培育大直径盾构核心竞争力,几年奋斗下来企业扭亏为盈,逆境翻盘,两位同志也被中国铁建党委委以重任,分别挂帅华中区域总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和中铁十四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刚刚配齐的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新一任领导班子,针对企业的痛点难点,以“敢啃硬骨头”“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新,将机关部门从22个压减至12个,人员由在编160人压减至110人,切实提高总部保障能力,落实海外优先战略,用政策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建功海外。

为担当者担当,让“攻坚者”安心。中国铁建党委格外关注从攻坚一线选拔有胆识有能力的干部,充分认可“攻坚者”的付出和努力,还出台了专门制度,对这样的干部在待遇上保障、精神上激励、心理上减压、政策上倾斜,鼓励更好担当作为。

同时,不断完善容错试错机制,对大胆探索、锐意改革中所出现的失误,在以法为循的前提下,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让“攻坚者”轻装上阵。


5

无才不选,真才实学是立身符

3.jpg

今年,华为公司毫无疑问是处于“风口浪尖”的企业,美国举一国之力以各种无理要求制裁华为,而华为反倒“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缘何淡定?任正非坦言华为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每年还要招收大量顶尖人才,构建这样的研发系统,可以让华为快速赶上时代进步,抢占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

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变化,中国铁建适时提出“四者”定位、推出“海外优先”战略,推行自上而下的体制改革,推进“转产、转场、转商”……如此宏大的事业,中国铁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

以人为本,唯才是举。那些真正具备真才实学、世界眼光、现代企业管理素质的贤士,必然是中国铁建可托付的人,才华横溢者更可打破年龄、学历等限制破格提拔。

中国铁建首席专家、大桥局集团原副总经理、福平铁路项目经理纪尊众,是公认的桥梁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带领团队攻克了在湍急海域复杂地质下修建国内首座跨海公铁两用特大桥的难题,树立了世界桥梁史上又一座丰碑,属于稀缺的管理技术型人才。如今他肩负组织重托,履新中国铁建大桥局集团总经理,又向着新的目标发起挑战。

中国铁建党委近期的人事调整,正是落实国企好干部“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20字标准的生动体现,也是向广大干部员工发出强烈的信号: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请放心,组织一定会给你足够大的舞台,供你挥洒激情和汗水!“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我们相信,在这样的选人用人导向下,中国铁建一定会出现“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



更多资讯,详情关注:https://www.toujianyun.co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