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土压式盾构在柔软或松散地层掘进时,盾构外周与周围土体的黏滞阻力或摩擦较大时,应采取( )。
A.盾构姿态控制措施
B.盾构参数控制措施
C.加强排土量控制措施
D.注浆减阻措施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密闭式盾构掘进地层变形控制措施。土压式盾构在软柔或松散地层掘进时,盾构外周与周围土体的黏滞阻力或摩擦较大时,应采取注浆减阻措施。
12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稳定的挡土墙是( )挡土墙。
A.重力式
B.悬臂式
C.衡重式
D.锚杆式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常用挡土墙的结构特点。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体的自重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土压力),以维持土体稳定。悬臂式挡土墙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式直墙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衡重式挡土墙的墙背在上下墙间设衡重台,利用衡重台上的填土重量使全墙重心后移增加墙体的稳定性。锚杆式挡土墙是利用板肋式、格构式或排桩式墙身结构挡土,依靠固定在岩石或可靠地基上的锚杆维持稳定的挡土建筑物。
13双壁钢围堰在浮运、下沉过程中,围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m。
A.0.5
B.1.0
C.1.5
D.2.5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双壁钢围堰施工要求。在浮运、下沉过程中,围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m。
14浇筑在混凝土中的管道应具有足够( )。
A.压实度和承载力
B.强度和压实度
C.压实度和刚度
D.强度和刚度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预应力材料的技术要求。浇筑在混凝土中的管道应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不允许有漏浆现象,且能按要求传递粘结力。
15常用的沉入桩不包括( )。
A.钢筋混凝土桩
B.预应力混凝土桩
C.钢管桩
D.水泥混凝土桩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常用的沉入桩。常用的沉入桩有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和钢管桩。
16在明挖内支撑基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施工过程中不需设置临时支撑,而是借助结构顶板、中板自身的水平刚度和抗压强度实现对基坑围护桩(墙)的支护作用的施工方法是( )。
A.盖挖逆作法
B.明挖法
C.喷锚暗挖法
D.浅埋暗挖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盖挖逆作法。盖挖逆作法是在明挖内支撑基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施工过程中不需设置临时支撑,而是借助结构顶板、中板自身的水平刚度和抗压强度实现对基坑围护桩(墙)的支护作用。
17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被称为( )。
A.净矢高
B.计算矢高
C.净跨径
D.桥下净空高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计算矢高的定义。计算矢高是指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8石灰稳定土与水泥稳定土相比,其具有的特点是( )。
A.良好的板体性
B.抗冻性好
C.水稳性好
D.早期强度高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石灰稳定土的特点。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以及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石灰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并与养护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5℃时强度几乎不增长。
19井点降水施工时,当基坑(槽)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 )。
A.单排井点
B.双排井点
C.环形井点
D.喷射井点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井点降雨时井点的布置。当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槽)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
20沉入桩基础中沉桩时,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间隙应为( )mm。
A.5~10
B.10~15
C.15~20
D.25~30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沉入桩基础施工技术要求。沉桩时,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间隙应为510mm;桩锤、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