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建《机电实务》模拟练习题9
张景利
2016-11-24 09:18
107人浏览

26有关园林给水特点说法,错误的有(  )。

A.用水点分散(布)于起伏的地形上,高程变化小

B.园林给水设施比较复杂

C.水质可根据用途的不同分别处理

D.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园林中的生活用水经处理后可做二次水源

E.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园林给水特点。园林给水的特点包括:(1)用水点分散(布)于起伏的地形上,高程变化大;(2)水质可根据用途的不同分别处理;(3)园林给水设施比较简单;(4)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园林中的生活用水使用过后,可以收集起来,经过初步的净化处理,再作为苗圃、林地等灌溉所用的二次水源;(5)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27当基坑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大于土体的抗剪强度时,边坡就会失稳坍塌。其次,施工不当也会造成边坡失稳,主要表现为(  )。

A.没有按设计坡度进行边坡开挖

B.基坑开挖过程中,未及时刷坡,甚至挖反坡,使土体失去稳定性

C.基坑开挖后暴露时间过长,经风化而使土体变松散

D.基坑边坡坡顶堆放材料、土方及运输机械车辆等增加了附加荷载

E.未设置分级过渡平台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基坑边坡稳定影响因素。当基坑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大于土体的抗剪强度时,边坡就会失稳坍塌。其次,施工不当也会造成边坡失稳,主要表现为:(1)没有按设计坡度进行边坡开挖;(2)基坑边坡坡顶堆放材料、土方及运输机械车辆等增加了附加荷载;(3)基坑降排水措施不力,地下水未降至基底以下,而地面雨水、基坑周围地下给水排水管线漏水渗流至基坑边坡的土层中,使土体湿化,土体自重加大,增加土体中的剪应力;(4)基坑开挖后暴露时间过长,经风化而使土体变松散;(5)基坑开挖过程中,未及时刷坡,甚至挖反坡,使土体失去稳定性。


28有关高架桥结构与运行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有(  )。

A.轻轨交通列车的运行速度快,运行频率低,维修时间长

B.高架桥应考虑管线设置或通过要求,并设有紧急进出通道

C.高架桥大都采用预应力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造复杂,结构标准

D.高架桥墩位布置应符合城镇规划要求

E.高架桥应设有降低振动和噪声的系统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高架桥结构与运行特点。轻轨交通列车的运行速度快,运行频率高,维修时间短,所以A选项错误;高架桥大都采用预应力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造简单,结构标准,安全经济,耐久适用,同时满足城镇景观要求,力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所以C选项错误。


29箱涵顶进前的检查工作有(  )。

A.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施工要求

B.顶进设备液压系统安装及预顶试验结果符合要求

C.顶进作业面包括路基下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下500mm以下

D.后背施工、线路加固达到规范要求

E.工作坑内与顶进无关人员、材料、物品及设施撤出现场

参考答案:B,C,E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箱涵顶进前的检查工作。箱涵顶进前的检查工作包括:(1)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级保护层按设计完成。(2)顶进作业面包括路基下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下500mm以下,并宜避开雨期施工,若在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3)后背施工、线路加固达到施工方案要求;顶进设备及施工机械符合要求。(4)顶进设备液压系统安装及预顶试验结果符合要求。(5)工作坑内与顶进无关人员、材料、物品及设施撤出现场。(6)所穿越的线路管理部门的配合人员、抢修设备、通信器材准备完毕。


30下列关于盾构掘进技术土压(泥水压)控制,叙述正确的有(  )。

A.土压式盾构,以土压和塑流化改良控制为主,辅以排土量、盾构参数控制

B.土体稳定性好的场合取高值

C.泥水式盾构,以泥水压和泥浆性能控制为主,辅以排土量控制

D.地层变形要求小的场合取低值

E.开挖面的土压(泥水压)控制值,按“地下水压(间隙水压)+土压+预备压”设定

参考答案:A,C,E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土压(泥水压)控制。土压式盾构,以土压和塑流化改良控制为主,辅以排土量、盾构参数控制。泥水式盾构,以泥水压和泥浆性能控制为主,辅以排土量控制。开挖面的土压(泥水压)控制值,按“地下水压(间隙水压)+土压+预备压”设定。计算土压(泥水压)控制值时,一般沿隧道轴线取适当间隔,按各断面的土质条件,计算出上限值与下限值,并根据施工条件在其范围内设定。土体稳定性好的场合取低值,地层变形要求小的场合取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