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知识点7
张景利
2016-12-21 14:19
99人浏览

四、盈亏平衡分析: 

  B=P*Q-CV*Q-CF-t*Q 其中B—利润;P—单位产品售价;Q—销量或生产量;t—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和单位产品增值税;C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CF——固定成本 

  (1)、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 

  (2)、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盈亏平衡点BEP(%)=(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正常年份销售量)*100% 

  (3)、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盈亏平衡点BEP(%)=(年固定总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年增值税) 

  (4)、用销售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额BEP(S)=(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 

  (5)、用销售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P)=(年固定总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 

  五、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 

  ① 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 [1—预计净残值率] 100%/ 折旧年限;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②工作量法。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总行使里程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总工作小时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 /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④年数总和法。 

  采用年数总和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余额,按照逐年递减的分数(即年折旧率,也叫折旧递减系数)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每年的折旧率是一个变化的分数;分子为每年开始时可以使用的年限,分母为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逐年相加的总和(即折旧年限的阶乘)。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一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