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访:PPP为何难落地
小研
2016-11-14 14:01
241人浏览

论坛期间,中建政研专家接受媒体专访,对“PPP为何落地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并提出建议。

中建政研项目总监姚海林谈及PPP落地难的原因时表示,一方面大量项目处于前期论证阶段,尚未进入采购实施阶段;另一方面,政府方的前期准备工作艰巨,过程漫长。如果政府方在资格预审、方案编制、市场测试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下定决心推进PPP模式,并且符合物有所值的要求,PPP项目的签约率就会提高很多。

中建政研PPP事业部总经理崔春平指出,PPP项目之所以难落地,有些是因为城市发展的成熟力即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无法达到产城融合的高度。有些是因为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对PPP的认识模糊。PPP的流程有待改进,双方需要加强沟通,社会资本方提前介入机制与退出机制需要建立健全。此外,中建政研对中国PPP走出去、推动更不发达国家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以及把西方的社会资本引进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也有所研究。

中建政研合伙人、PPP事业部项目总监刘明海认为,PPP的落地需要双方精诚合作,政府方真心实意想做PPP项目还是上马一个面子工程;社会资本方为了长期投入还是圈资源,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人把PPP比作拉郎配,正如社会上离婚率高不是因为离婚仓促而是因为结婚草率,为了避免PPP项目上马容易落地难的状况,社会资本方要加强对项目的前期调研和判断,政府方要加强对社会资本方的资信、目的、操作手法、退出与进入机制等的研究和评价,以加强项目双方对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中建政研PPP事业部项目总监何饶表示,PPP涉及政府方、社会资本方和融资机构三方,各方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PPP能够落地的核心在于利益诉求相异的各方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例如,对政府方来说,政府实施机构关注年度建设任务的指标;发改部门着重评价项目的可行性;财政部门会考虑项目是否采用PPP模式来做。对社会资本方来说,国企与上市公司因为良好的融资环境参与PPP项目相对容易,而民企由于融资成本高进入PPP领域比较少。对融资机构来说,银行、基金与风投等各自的利益诉求也不同。可见,真正好的PPP项目要把三方的利益诉求融合在一起达到一个平衡点。在此基础上,PPP在实操层面才具备一定的落地性。

中建政研创始人梁舰提出建议,一是PPP在运行两年之后应积极调整,完善相应条款。在破解落地难等困局时,要听取专业咨询机构的分析诊断。这是因为,咨询机构奋战在方案实施的第一线,遇见过多种多样的PPP典型问题。咨询机构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国家从法律法规上确定咨询机构的地位。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咨询机构应实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控制总体数量,建立科学、有效的PPP咨询指导体系。二是针对国企积极参与PPP项目,民企不敢参与PPP,政府强势主导、PPP实施延续性等问题,建议迅速出台国家产业政策和行政法规,以法律规范与完善流程管理环节,要求地方政府和权利机关保持换届延续性。如果无此立法,则民企无法参与,PPP最终难以到达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