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一个重要理论的诞生无疑将开辟实践工作的新局面。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日前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的诞生和形成,将使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思想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安全生产状况将进一步稳定好转。
李毅中对记者说,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包括了五个方面的要点:
一是“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安全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安全生产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二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生产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和行政手段,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推动要素到位,建立长效机制。
三是以“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为内容的安全工作基本责任制度。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实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要层层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纳入政绩和业绩考核。
四是依法治安、重典治乱的安全法制建设方略。要建立安全生产规范完善的法制秩序。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现象严重,有的甚至是积弊已久,所以必须用严刑峻法,用重典来治理安全生产的混乱状况。依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要查处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官商勾结、权钱交易。
五是倡导先进安全文化,建立全社会安全生产参与监督机制。调动全党全社会的积极性,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全民的安全素质,形成广泛的参与和监督机制。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事故处理的结果要向社会公布,要让人民群众知道。安全生产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使违法违纪的行为没有藏身之处。
李毅中在论述安全生产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指出,这个理论体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基础,它来源于三个方面:
首先,来源于中央的决策和指示。党的五中全会提出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在党的文件上第一次把安全与资源、环境并列提出来,"安全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在六中全会上把安全生产列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安全生产第一次定位在社会管理之中。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胡锦涛总书记说"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他还说"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温家宝总理说"发展经济是政绩,安全生产也是政绩","加强安全生产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这些指示构成了安全生产理论体系的重要源泉。
其次,这个理论源于对国内外安全生产实践的深刻总结。总结分析工业化国家在安全生产上走过的发展周期,普遍存在事故易期。其中典型的,英国用70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用了26年,走出了事故易发期。总结我国建国五十多年来安全生产的规律,一是事故总量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在增加,二是重特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城镇化的集中,次数和单次死亡人数在增加,三是事故死亡指数和GDP的增长率正相关。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构成了安全生产理论的重要基础。
第三,围绕安全生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五位副委员长带队,对十个产煤省进行重点督查,检查了《安全生产法》执法情况。正是这次督查,指出了安全生产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通过人大执法检查把深层次的问题找了出来。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确定了12项治本之策,提出建立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安全生产"列为专篇,并第一次提出来两个约束性指标。中央纪委查处安全生产领域的违法违纪、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通过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问题,把安全生产背后深层次的问题揭露出来,出台了《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政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有力支持了安全生产工作。各地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也都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有益的探索。这些实践和探索,构成了安全生产理论的重要内容。
这些都说明安全生产的理论体系是有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是科学发展观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安全生产工作有了理论作指导,必将出现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