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习题精选12
张景利
2016-12-27 10:14
145人浏览

一、[简答题]社区矫正对象赵某近日获得了一个就业面试机会,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且曾经服过刑,肯定会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所以在面试中表现得自卑、胆怯,不能自如应答,导致面试失败。

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在某快递公司上班,在一次送货过程中因小事与客户发生了口角,他更加觉得客户对他们这些有过犯罪经历的人是看不起和排斥的,而且争吵使他丢失了来之不易的工作。

社会工作者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都有相似的就业困境,决定为他们举办一个就业辅导小组。服务计划的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如下:

理念(原因分析、理论基础):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就业辅导服务时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着因非理性信念而导致的自我认知偏差及对社会认同低等现象,因此决定以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为理论基础开展小组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改善自我认知提升就业能力。

总目标: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

具体目标:1.改善自我认知;2.提升就业能力。

每节活动主题:

第一节:相互认识、建立小组契约、讨论小组计划。

第二节:分享就业经历。

第三节:邀请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介绍就业信息。

第四节:参观社区矫正就业基地。

第五节:学习面试技巧。

第六节:总结、处理离别情绪。

问题:

1.分别对上述小组服务方案中的目标与活动主题的相关性、理论基础与活动主题的相关性做出简要评价。

2.依据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结合案例,修正小组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修正每节小组活动主题并简要说明其内容。

参考解析:

1.小组服务的目标与活动主题应该严格贴近服务对象的需求,且二者之间要高度相关。案例中表现出来的是:

(1)各项活动主题包括介绍就业信息、面试技巧、参观基地等,都与“社区矫正对象”的特定身份和特殊心理状态相关性低,主题内容也没有涉及任何“改善自我认知、提升就业能力”的内容,属于一般性的就业促进指导工作。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信念系统的影响,如果服务对象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看待引发事件,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包括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和辩论技巧。而活动主题包括介绍就业信息、面试技巧、参观基地等,不涉及该理论及其所配套的治疗技巧,属于简单的直接治疗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该小组服务方案各项活动主题与其总目标、理论基础相关性都较小,达成小组目标的困难较大。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ABC理论。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主要包括反应感受、角色扮演和识别等。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主要包括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和想象等。

据此结合案例,修正小组工作计划书内容如下:

总目标:协助社区矫正对象走出就业困境。

具体目标:①反思自身问题,增强自尊自信;②提升就业能力,积极融入社会。

每节活动主题:

第一节:相互认识、建立小组契约、讨论小组计划。

第二节:邀请心理专家做心理辅导和纠正。

第三节:分享与人交往,尤其是求职就业中的事例与感受。

第四节:交流就业求职的经验与教训。

第五节:模拟求职现场,设定各种求职障碍。

第六节:提升自信,学习面试技巧。

第七节:总结、处理离别情绪,联系介绍职位。


二、[简答题]

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学时特别调皮,经常惹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则比较贴心。1992年,刘某因严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年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社区矫正。

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而且一直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对他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但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

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会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刘某经常迟到。

问题:

1.刘某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在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哪些专业技巧?

3.下列说法中,符合矫正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有哪些?

(答题时只需在专用答题卡上写出正确选项的代码)

a.社会工作者应该认同刘某的价值、尊严及社会权利

b.社会工作者应该接纳刘某本身及其过去的犯罪事实

c.刘某的迟到可能是有原因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结合实际对刘某的问题作个别化处理

d.社会公益劳动是一种既定安排,社会工作者应该要求刘某在任何情况下都准时参加

e.社会工作者应该相信刘某是可以改变的

参考解析:

1.刘某面临的问题有:

(1)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刘某社会功能严重缺失,情绪不稳定,牢骚满腹,抵触矫正、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没有成家等问题。

(2)服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无法得到或很少得到一般社会民众可以得到的经济、物质、社会保障资源,在生活、教育、就业、卫生、住房、家庭婚姻、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将面临比一般社会民众更大的压力。

刘某的需要有: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尤其是刘某和父亲生活在一起,靠父亲退休金生活,经济紧张。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刘某没技能、没本钱,难以就业或自己做生意。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刘某单身一人,昔日同学都已成家立业。

(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刘某需要恢复和重建其严重缺失的社会功能,成为社会正常的成员。

2.社会工作者在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的专业技巧有:

(1)同感。社会工作者应通过阅读刘某的资料或与其接触感受刘某所面对的情况,增进对刘某的认识和理解。

(2)诚恳。社会工作者要在专业关系中始终保持诚恳的、开放的、真实的态度。

(3)温暖与尊重。社会工作者要关心、关注刘某的一切,并能够向刘某传达这种情感。

(4)积极主动。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的态度表明关心他。

3.符合矫正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有: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