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发动社区内的不同人士和团体广泛参与,通过参与过程使他们达到自助和互助的目标,改善社区关系,增加社区归属感,被称为( )。
A.社会行动 B.社区 C.地区 D.社会计划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6岁的小丽对妈妈说:“妈妈,你每天接送我上下学,还给我买好多好吃的,我奖励你一个小贴画。”说完,她把一个星状的贴画粘在了妈妈的衣服上。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丽正处在(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观察,发现从周一到周五早上某社区的卫生站门外都有 近50名老年人在排队等候开门。上述情况反映了居民的( )。
A.规范性需要 B.感觉性需要 C.表达性需要 D.比较性需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需求。规范性需要是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规定指出在特定情况下所需要的标准。感觉性需要是指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时的反应。表达性需要是指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反映了对社会服务数量上的需求。比较性需要中需求的认定是针对某种特征所作的比较。本题案例反映了居民的表达性需要。
4[单选题] 个案工作的技巧有多种,在会谈中影响性技巧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 )属于影响性技巧。
A.倾听,即用心聆听服务对象传达的信息
B.对质,即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直接面对自己的问题
C.鼓励,即用各种方式肯定服务对象的表现
D.澄清.即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影响性技巧包括: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5[单选题] 中年阶段跨越二十多年时间,是一个人经历非常丰富的阶段。也正是因为这一阶段纷繁复杂的人生事件密集而迫切,中年人都难免遇到一些问题。以下除了( ).其他项目都是中年阶段常见的问题。
A.遭遇难缠的更年期
B.适应婚姻关系的诸多变化
C.照顾老人与抚育子女的重大压力
D.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更年期、婚姻关系的诸多变化、照顾老人与抚育子女的重大压力都是中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D项“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是中年阶段的主要问题。
6[单选题] 社会工作被政府引入我国是在( )。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社会工作被政府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40年代。
7[多选题] 小组工作的间接干预治疗技巧包括( )。
A.利用小组治疗元素
B.运用角色扮演的办法
C.运用行为改变的技巧
D.利用社会环境或外在力量
E.运用结构化组员角色的技巧
参考答案:A,B,C,E
参考解析:D项属于小组外在力量法,其他的都属于间接干预法。
8[单选题]小伟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因为他父母忙于工作,小伟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爷爷奶奶对他都很娇纵,使得他非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里稍有一些不满意就会与同学发生争吵,对于老师的批评也不接受,有一次差点出手打老师。针对小伟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应采用的社会工作方式是( )。
A.社区——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
B.预防型学校社会工作
C.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
D.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中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本题中,针对小伟的问题,应采用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
9[多选题]小红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上课一向专注的她最近常常走神,成绩明显下滑,手腕上还新添了刀划伤痕。社会工作者小王经调查得知:小红一出生即遭父母遗弃,在儿童村“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健康成长,但最近从未谋面的亲生父母突然找儿童村,要求带走小红。小红害怕离开儿童村的“妈妈”,对亲生父母的出现非常抗拒,甚至出现了自残的过激行为。针对这种情况,小王应当( )。
A.将小红被遗弃一事告知相关部门,促使小红父母承担罪责
B.将小红生活背景告知同学,希望同学们给予更多关心
C.将小红自残一事告知学校,希望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
D.将小红目前状况告知儿童村,希望儿童村给予关注
E.对小红情况做出全面预估,为她提供个案辅导
参考答案:C,D,E
10[多选题] 社会服务机构领导激励员工的方式主要有( )。
A.了解员工的个别差异
B.用目标引导员工,增进其对工作的兴趣
C.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
D.协助员工制订生涯发展计划
E.使用领导者的权威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社会服务机构领导激励员工的方式主要有:(1)了解员工的个别差异。(2)用目标引导员工,增进其对工作的兴趣。(3)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4)协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