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习题33
张景利
2016-12-28 17:33
108人浏览

1.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发生的。

A.家庭成员关系

B.家庭内互动

C.家庭内部结构

D.家庭人员数目

E.家庭受教育程度

参考答案:AB


2.小王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公司工作。目前,在与同年进入公司的小李竞聘部门经理一职时,小王虽然信心十足却没有竞聘成功,因而情绪极度低落,工作时常走神。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小王(  )。

A.向公司提出申诉

B.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C.客观看待成败得失

D.评估自己的情绪与感受

E.分析父亲角色缺乏的影响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一、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二、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使其能够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成为自己的咨询者和帮助者,以达到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效果。三、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以实现助人和自助的目标。


3.社会工作者小郭在开展小组工作时.有几个组员闹起了矛盾,使得所有组员都不开心。针对这一情况,小郭的适当做法有(  )。

A.增进组员对自我的理解

B.协助组员澄清冲突的本质

C.对组员间的矛盾不过问

D.用角色扮演呈现冲突

E.把问题交回给组员解决

参考答案:ABDE

参考解析:在解决小组的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这样一些具体措施:(1)帮助组员澄清冲突的本质,特别是澄清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差异;(2)增进小组组员对自我的理解,如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复制或重现类似冲突情境,以增进自我了解和对他人处境的敏感度;(3)重新调整小组规范和契约;(4)协助组员面对和解决由冲突带来的紧张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5)运用焦点回归法,即将问题抛回给组员,让他们自己解决。故选ABDE。


4.社会工作者小忠开展了一个大学生人际交往小组,他在小组中强调组员之间的互动。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发掘组员的自身潜能,增强他们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的信心、知识和能力。他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小组工作的一个重要模式,请选择符合这个模式的实施原则(  )o

A.开放性的互动原则

B.平等性的互动原则

C.面对面的互动原则

D.积极参与原则

E.“使能者”原则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首先要判断这个大学生人际交往小组设计开展使用的是互动模式,本题考的就是互动模式的实施原则,A、B、C都属于。D、E属于发展模式的实施原则。


5.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和职业,受到特定的专业价值和伦理的约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对专业实践的规范

B.对功效的保障

C.对服务对象权利的维护

D.对社会工作者义务的规范

E.对社会风气的改善

参考答案:AB


6.在学龄前阶段,儿童在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儿童在学龄前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

A.挑食偏食

B.攻击行为

C.电视依赖

D.自闭症

E.意外伤害

参考答案:ABCD


7.下列选项属于支持性技巧的是(  )。

A.专注

B.倾听

C.同理心

D.鼓励

E.澄清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支持性的技巧主要有: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E项澄清属于引领性技巧.故不选。


8.下列哪些方面应当成为我国社会工作者重视的价值?(  )

A.爱憎分明

B.社会和谐

C.家庭稳定

D.情理并重

E.淡化个人发展意识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进行选择。社会工作价值涉及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对专业实践、对服务机构、对公共福利以及对社会发展的看法。而“爱憎分明”主要是指个人的处事原则;“淡化个人发展意识”是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悖的观念。故选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