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社会政策的目标不包括( )。
A.保护****
B.促进社会和谐
C.维护社会公平
D.保障经济发展
2.西方社会政策实践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1601年的英国( )。
A.《社会保障法》
B.《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
C.《工伤事故保险法》
D.《伊丽莎白济贫法》
3.法规最大的特点在于其( )。
A.针对性和强制性
B.规范性和强制性
C.规范性和权威性
D.时效性和强制性
4.纺织公司对国家的纺织产业政策发展不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代表着社会政策间接主体利益集团,这是扮演( )的角色。
A.政策调整者
B.资源提供者
C.政策评估者
D.政策实施者
5.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
A.制订方案
B.典型示范
C.建言献策
D.直接服务
6.下列由县级民政部门汇总或制作的报表和材料中,不需要上报上一级民政部门的是( )。
A.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台账
B.灾民救助花名册
C.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情况报表
D.灾区恢复重建方案
7.在我国,一般由( )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工作。
A.乡(镇)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8.下列关于城市低保监督复核机制的说法中,表述错误的是( )。
A.管理审批机关为审批城市低保待遇的需要,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核实
B.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依法监督城市低保资金的使用情况
C.管理审批机关对享有城市低保待遇的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D.对经批准享有城市低保待遇的城市居民,由当地居民委员会以户为单位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9.作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之一,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
A.10%
B.15%
C.20%
D.30%
10.县级民政部门调查荒情后,应分别在每年( )前填报《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情况)》,并上报地(市)级民政部门。
A.1月10日前和10月10日
B.2月10日前和11月l0日
C.3月10目前和12月10日
D.4月10目前和12月10日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当前发达国家社会政策的主流是按照“第三条道路”的基本思路,强调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强调国家干预与企业、社会和个人的责任相结合,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和相互促进,强调社会政策 运行中引入市场机制而提高其运行效率。
2.【答案】B
【解析】广义的政策是指国家、政府和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和行动准则及具体行动的总和。
3.【答案】B
【解析】社会政策的间接主体是指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者,虽然他们不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但却会以这样或那样的间接方式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这类社会政策主体主要包括利益集团、公民和其他政党。
4.【答案】D
【解析】社会政策调整的意义包括:①保持政策连续性;②促进政策不断完善;③保证政策有序运行。
5.【答案】D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公民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的代理事项有:①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②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③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④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的;⑤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⑥主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6.【答案】C
【解析】《灾区民房重建工作规程》规定,需政府帮助开展恢复重建的重点对象应为因灾造成的无自救能力的全倒户、特困户、五保户和优抚对象。本题中符合的对象是五保户5户、特困户2户和优抚对象3户,共l0户,故选C。
7.【答案】B
【解析】确保灾民基本生活的内容具体包括:①通过投靠亲友、借助公房和调运及搭建帐篷等方式确保被转移群众有临时住所;②为灾民提供方便食品、粮食等,保证灾民有饭吃;③为缺少衣被的灾民提供衣被,保障灾民取暖;④保证灾民有干净水喝;⑤保证有伤病的灾民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8.【答案】C
【解析】《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对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向县级民政部门提出的要求中说明,县级或乡级民政部门根据《灾民救助花名册》,以户为单位向政府救助对象发放《灾民救助卡》。
9.【答案】C
【解析】《城市医疗救助意见》规定,对医疗救助对象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及社会互助帮困等后,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或特殊病种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量的补助。本题中王静可获得的救助金额即为其自付费用的50%,即(6.2-3.6)×50%=l.3万元。
10.【答案】C
【解析】在审批低保金时,管理审批机关需视城市低保对象的不同情况,批准其全额享受或差额享受。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保障对象批准其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对其他保障对象均按其家庭人均收入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