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
中建政研
2017-01-04 17:08
107人浏览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本章主要是介绍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与功能及最重要、最常用的社会工作理论。其中,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增加权能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是本章的基本考点,需要考生重点理解、掌握每一个理论的关键人物、理论取向及其在实务中的应用。

本章往年出题情况:2008年单选3题、多选1题;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单选均为5题、多选均为1题。

考点一: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功能和类型

1.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2.社会工作理论的功能

(1)解释问题;

(2)预测与判断;

(3)确定干预模式和方法;

(4)指导服务实践;

(5)发展新的理论。

3.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1)大卫·豪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①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

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是指那些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包括关于人及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理论等。

②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

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是相互依存的,又是彼此贯通的。支持社会工作理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关于人及其关系的理论解释和支持。而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方法、技巧则来自社会工作理论。

(2)马尔科姆·佩恩的分类

马尔科姆·佩恩根据不同理论背后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特征。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实证主义理论和后现代理论。

①实证主义理论

实证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来自经验或观察.强调价值中立和客观性。

②后现代理论

后现代理论认为知识只是人类用象征性的观念、词语对现实进行的表述,不是中立和客观的,强调知识是权力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