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31[简答题]
背景
某写字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土建和装饰装修施工合同,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该工程土建和装饰装修的施工进行工程监理.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装饰装修合同中规定5000m2的花岗石石材由施工单位负责采购.当第一批石材运到工地时,施工单位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后即用于该工程.
事件二:该写字楼外墙采用玻璃幕墙,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因为幕墙构造需要,在填充墙上也采用后置埋件连接.
事件三:对办好隐蔽工程验收的部位,施工单位已经进行了封闭,但监理单位对个别施工部位的质量还有疑虑,要求重新检验,施工单位予以拒绝.
事件四:幕墙框架安装后,监理工程师检查时发现个别操作人员踩在框架上操作,铝合金型材和面板的保护膜已提前撕去.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为保证后置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可靠,应对其进行何种检测?填充墙上是否可以作为幕墙的支承结构?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四,指出施工单位的错误之处,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当.理由:室内用花岗石应进行放射性指标的复验.
2.为保证后置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可靠,应对其进行现场拉拔试验.填充墙不可以作为幕墙的支承结构
3.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理由:承包人覆盖工程隐蔽部位后,发包人或监理人对质量有疑问的,可要求承包人对已覆盖的部位进行钻孔探测或揭开重新检查,承包人应遵照执行,并在检查后重新覆盖恢复原状.
4.(1)错误之处:个别操作人员踩在框架上操作.理由:幕墙框架安装后,操作人员不得踩在框架上操作.(2)错误之处:铝合金型材和面板的保护膜已提前撕去.理由:有保护膜的铝合金型材和面板,在不妨碍下道工序施工的前提下,不应提前撕除,待竣工验收前撕去.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复验.饰面板(砖)工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1)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2)粘贴用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3)外墙陶瓷面砖的吸水率;(4)寒冷地区外墙陶瓷面砖的抗冻性.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建筑玻璃幕墙质量验收的规定.饰面板安装工程的预埋件(或后置埋件)、连接件的数量、规格、位置、连接方法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轻质填充墙不应作幕墙的支承结构.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隐蔽工程的检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第5.3.3条规定,承包人覆盖工程隐蔽部位后,发包人或监理人对质量有疑问的,可要求承包人对已覆盖的部位进行钻孔探测或揭开重新检查,承包人应遵照执行,并在检查后重新覆盖恢复原状.经检查证明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的,由发包人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或)延误的工期,并支付承包人合理的利润;经检查证明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的,由此增加的费用和(或)延误的工期由承包人承担.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建筑幕墙的保护.幕墙框架安装后,不得作为操作人员和物料进出的通道;操作人员不得踩在框架上操作.玻璃面板安装后,在易撞、易碎部位都应有醒目的警示标识或安全装置.有保护膜的铝合金型材和面板,在不妨碍下道工序施工的前提下,不应提前撕除,待竣工验收前撕去.对幕墙的框架、面板等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使其不发生变形、污染和被刻划等现象.幕墙施工中表面的粘附物,都应随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