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策划规划中的产业创新研究——以浙江绍兴兰亭书法小镇为
中建政研
2017-03-02 10:10
1997人浏览

2016年是中国特色小镇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李克强分别就特色小镇做出重要批示,号召全国学习推广浙江特色小镇经验。“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把特色小镇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把特色小镇发展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在过去三十年的中国传统城镇化路径中,“做大、做强”大中城市成为城镇化的主旋律,中国乡村地区成为城镇化发展的牺牲品,产业、人口、资本、土地等发展要素无一例外地从乡村流向城市。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成为新的潮流,产业、人口、资本、土地等发展要素开始出现逆流的趋势,而在广大的农村真空区域,小镇无疑成为最有可能承载这些发展要素的载体,区别于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做特、做优”成为小镇的不二选择。

无论是最早提出特色小镇概念的浙江省,还是之后推广特色小镇的住建部、发改委,都强调把产业作为“做特、做优”特色小镇的核心所在,“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产业定位要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色产业”等等,只有产业集聚,才能带动资本、人口的集聚,带来土地的升值。

然而,让很多小镇领导们头痛的是,在传统小镇发展路径中,小镇的支柱型产业往往并无特色,一旦这些传统的粗放型产业退出之后,小镇面临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落空、新兴的特色产业青黄不接的问题,如何快速培育、创新特色产业成为策划规划特色小镇的头等命题。

中建政研上海办事处参与了浙江省绍兴兰亭书法小镇的策划规划,兰亭书法小镇入选了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的培育名单,是一个书法历史文化厚重的特色镇,王羲之、王献之、徐渭、王阳明等重量级文化大家在兰亭留下了浓墨重彩,《兰亭集序》更使得兰亭天下皆知。

毫无疑问,兰亭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把书法文化作为小镇的特色定位,并无偏差,然而兰亭面临的问题却是与书法相关的产业体系非常薄弱,除去几个以书法文化为表的旅游景点,书法并不能给小镇带来实实在在的受益,加上书法文化的小众化,绍兴周边文化旅游的高度竞争化,书法旅游的命题很难成立。

我们给兰亭书法小镇开出的药方是,围绕书法文化,做大书法产业。凭借自身书法高地优势,彰显话语权优势,以山东青州为对标,把书法书画作品的集散与交易作为产业创新的龙头抓手。“中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青州”,山东青州一年的书画交易量达到200亿,不仅给带来了巨大的品牌影响力,而且给地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税收与效益。与青州相比,兰亭的书法历史更为厚重,话语权优势更为明显,完全有实力通过多年的培育与经营形成书画市场“北青州、南兰亭”的格局。在做大书画交易的同时,兰亭还应不断延伸书法书画相关产业链条,构建层次多维、产业共融的产业体系。

因此,我们把兰亭书法小镇总体定位为“国际书法朝圣地、全国书画集散地与交易重镇、世界心学文化交流中心、世界级文化旅游谷”,在产业体系上,兰亭将成为一个集书画创作、书画修复、展览展示、交易拍卖、评级鉴定、教育培训、用品制作、书画金融、衍生创意、产业孵化、心学研修、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书法+”全产业链要素集聚的国际书法艺术的特色小镇。

在我们眼中,秀美而厚重的兰亭最终会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景区,一个以“书法文化”为内核,以书法全产业链条为支撑,以秀美生态为依托,融合修心养性、养生休闲的世界级文化旅游谷、中华文明寻根的心灵故地与精神家园。

兰亭书法小镇的策划方案强调以产业创新为特色,同时后续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一系列产业落地的方法与路径配套,并且准备的找到了项目抓手,因此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可,成为了指导兰亭书法小镇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作者系中建政研上海办事处总策划师 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