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设特色小镇 破解城乡环保难题
小研
2017-05-25 16:58
186人浏览

特色小镇的概念本身就孕育生态环保内涵,高质量、内涵式的发展理念将成为治疗“大城市病”、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间生态要素流动的有效尝试。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探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课题。根据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计划到2020年打造1000个特色小镇。

建设特色小镇不仅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探索。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区划,而是产业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和社区功能,集“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创新平台。面对当前城乡发展中出现的众多生态问题,培育特色小镇如何破解城乡环保难题?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治疗“大城市病”顽疾。“大城市病”主要表现为大城市里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症状”。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提高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衍生一系列诸如“大城市病”的环境问题。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超过城市的环境可承载力,因环境整治成本过高而陷入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特色小镇生态宜居的设计理念吸引大批的城市人口流向小城镇,大大缓解了城市的人口压力、环境恶化等问题,提高了城市环境的可承载力。同时,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特色小镇的生态设计满足城市居民的宜居需求。

第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农村环境污染涉及从河流到湖泊,从水井到沟渠,从耕地到山坡,从田野到家居等诸多领域。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落后,农民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不得不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资源,严重破坏农村生态平衡。特色小镇的建设重在发展特色产业,可以有效缓解农村人口的就近就业问题,在提高家庭收入的同时弥补了农村经济发展短板,避免向大自然过度索取。另外,特色小镇毗邻农村,让更多在城市买房困难的农民迁移到小镇,通过人口要素的流动从源头上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第三,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特”而“强”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特”是指要形成产品的品牌效应,“强”主要指产品质量要高。长期以来,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导致产品质量低劣,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当前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高附加值、绿色低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将是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

第四,统筹城乡间生态要素的流动。城乡二元发展格局由来已久,特色小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探索。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态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而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作为连接农村和城市的桥梁,特色小镇是统筹城乡之间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渠道,生态基础设施向农村转移将大大提高农村的生态建设水平。除此之外,人才、科技、资金和信息等要素也能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实现在城乡间的流动,这些要素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资源。因此,特色小镇建设将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解决行政区划带来的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优化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生态文明制度的有效供给。创新体制机制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内生动力。制度供给活而新、建设形态精而美是特色小镇的主要特点,特色小镇建设本身就融入了生态文明理念。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减少政府干预、力求治理主体多元化运作模式不仅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制度安排,也是小镇生态建设的有效制度供给。“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营”的运作模式,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安排,特色小镇的生态建设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政府主导一切的运作机制,将极大提高社会主体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另外,还可通过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通过环境制度的有效供给,明确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及其责任,划定生态红线,推进生态环境产品交易,遏制环境污染恶化趋势。

特色小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加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有效策略,已经在浙江取得明显的成效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特色小镇的概念本身就孕育生态环保内涵,高质量、内涵式的发展理念将成为治疗“大城市病”、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间生态要素流动的有效尝试。未来一段时间,特色小镇将充分发挥其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大力提高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